[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栉风沐雨书今史

icon 2015-06-24 10:38:54
icon 0

  宁夏固海扬水工程建设40年纪实

栉风沐雨书今史

图片说明:固海扬水工程的“龙头”泉眼山泵站

  40年风霜雪雨,一个被称为水利典范的工程——宁夏固海扬水工程清流汩汩,润泽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涸的土地。

  40年励精图治,中国大西北曾经苍凉寂寂的版图上,奇迹般地诞生了一片荒漠绿洲——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区和生态灌区。

  宁夏中南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是全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和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区。地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区土地面积和人口的64%和45%,是宁夏的半壁山河。这里沟壑纵横、荒漠广布、十年九旱、极度缺水、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如何解决西海固地区群众温饱和饮水问题,是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关切的大事。

栉风沐雨书今史

图片说明:长山头渡槽如彩虹飞越清水河

 开启中国大型扬水工程建设的先河

  近代的西海固地区,因其干旱贫穷而声名于外,导致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缺水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海固人说,最惊心的场面是拉水汽车在路上跑,鸟在空中飞,饥渴的家畜围着车觅水。拖拉机耕地的时候,柴油桶放在旁边,渴极了的麻雀扑棱棱飞过去喝柴油。大灾之年,这个地区生活的农民,只有三条出路:一是在家领回销粮;二是外出讨饭;三是跑新疆。

  宁夏日报记者秦钧曾对1969年持续至1973的年大旱作过描述。为了抗御旱魔,人们先是修水库。星罗棋布的水库大小不下200座,可一到大旱年,天不下雨,河道干枯,一个个水库就像抠掉了眼球的眼眶,傻呆呆地瞅着蓝天……地表水靠不住,那就开发地下水,一支又一支打井队在荒滩上安下营寨打机井。有的虽然也有一二百米深了,可是依然不见水。

  在同心,即使有一点水,但大多都是苦咸水、高氟水。60年代,曾尝试以淡化苦水解决饮水问题,但每吨水成本高达4至5元。人们经常叹息,这里水贵如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当地人说同心川“有雨是产粮的窝,天旱是炒粮的锅”一点也不过分……1973年同心平均亩产粮食4.1公斤,海原县亩产5.2公斤。

  当时,自治区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救灾。尽管国务院抗旱打井办公室专门拨了80辆汽车,自治区又组织了几百两汽车从几十公里、二三百公里外拉水挨户分水,但远远满足不了人的生存需求。送水车一到,男女社员或端瓷盆或提水桶排成长队等在村口,大队党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长提着分水的茶缸站在一边,车一停,就用茶缸按人分水。人尚且如此,哪还顾得上牲畜,成批乏瘦不堪的牲口倒在放牧的路上,倒在圈棚里……

  面对千百年“喊叫水”的困局,自治区领导同志心急如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卫宁灌区的七星渠因黄河主流北移,渠道供水日益困难;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城及周边的人畜饮水问题越发突出。当时,于1958年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1968年已经并网发电,为千年黄河上高原提供了电力提水可能。自治区水利电力局坚持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思想,大胆提出,一方面研究将七星渠渠口从中宁泉眼山上延至29.5公里至中卫申滩,为发展扬水提供水源;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实地调研,提出高扬远送黄河水的同心扬水工程方案。立即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大力支持。

  1972年冬天,七星渠上段延伸工程开工兴建。1973年,中央在延安召开西北水保会议,我区再提扬黄问题,得到了水电部同意。消息传来,宁夏大地一片欢腾。当同心的青年人杨义怀告诉老父亲黄河水将要被引上高原时,老人认为儿子在做梦:“这咋可能呢?自古水往低处流,黄河水咋能倒流呢?”老人说儿子是想水想疯了。

  然而,改写“水往低处流”自然规律的工程即将上马,一切都将在眼前。

  谁持彩练当空舞,赤橙黄绿青蓝紫。

  如果说2011年宁夏确定“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治水思路是一部长期以来兴水除弊的伟大实践,那么,作为固海扬水序曲的同心扬水工程则是从“两分法”治水实现向“三分法”治水转变的历史开端。

  1973年,自治区研究确定的同心扬水流量 5 立方米每秒的方案经水电部批准,投资2700万元。1974 年组成同心扬水工程指挥部,1975年5月工程开工建设,来自同心、海原、中卫三县的7000民工,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提前1个多月完成的当年任务。1978年5月8日,经过三年多艰苦奋战,同心扬水工程竣工通水。

  6级扬水共建羚羊寺、田营、龙湾、同心和李堡等7座泵站,从七星渠取水。工程装机36 台,总容量 14220 千瓦,总扬程 253.1 米,净扬程 205.6 米,渠道全长 93.75 千米,全断面混凝土板砌护,建筑物 204 座。渠水所到之处,川辉塬润,生机盎然,“东西处处人栽树,远近家家水灌田”,一片片新的生命绿洲开始出现在亘古荒原。

  同心扬水工程创造了宁夏引黄河水高扬远送的先声,就在这项工程开工建设之际,一项在后来载入了人类反贫困史册的大型扬水工程已开始孕育。

  1975年10月,固海扬水工程规划设计。16个月后,水电部以(1977)水电规字第6号批准了这项工程。从方案提出到开工建设,中间曾出现过多次争议,扬水量由25个水减少到17.2个水,最后定为20个水。因考虑到将来与大柳树灌区相联系,扬水渠路线由清水河东岸移向西岸,将同心扬水四干渠并入固海五干渠, 原同心扬水的黑水沟、李堡、 同心等泵站并入固海工程,两项工程实现交汇融合。

  1978年,对于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在全国引发解放思想大讨论。20多天后的6月1日,中宁县古城子工地上,固海扬水灌溉工程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

  8年草木枯荣、寒来暑往,建设者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以披星戴月、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攻克了如今无法想象的施工难题和技术难关。1986年9月3日上午10时15分,固海扬水第一泵站——泉眼山泵站的泵房里机器轰鸣,黄河水顺着1.6米粗的管道爬上近400米高的荒原,宣告宁夏第一大扬水工程竣工通水。

  工程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0万亩,净提水高度342.7米,从中宁泉眼山开始经11级泵站,流程152.97公里至固原七营。这一工程使规划的40万亩“望天田”旱涝无虞,15.3万人、26万只羊、2.3万头大家畜饮水得到保障。

  1992年,“三西”建设第一个十年行将结束,刚刚取得不菲的成绩,旱魔又杀了个“回马枪”。西海固遭遇历史罕见连年大旱,已解决温饱的群众大面积返贫。

  这里的旱情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1994年,受全国政协委托,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同志率领农、林水利专家来宁夏考察,提出了开发建设扬黄新灌区,解决宁南山区100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构想。1995年1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立项,并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这项工程分为红寺堡扬水和固海扬水扩灌工程两部分。

  1999年,固海扩灌灌区工程开工建设,2003年10月26日,全线通水。灌溉面积又扩展了55万亩,给27.5万贫困人口带来新生活。

  至此,同心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和固海扩灌工程组成了一个流动的命脉,养润着中部干旱带。

  千年黄河上高原,掀开了西海固地区乃至宁夏中部干旱带扶贫历史上新的一页,其创造的千秋伟业将彪炳史册。

栉风沐雨书今史

 图片说明:金黄的麦子饱含了几代人的希冀

 亘古荒原上抒写艰苦卓绝的华章

  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

  自中宁翻过长山头南行,眼前一条条交错纵横的渠道横贯南北,里面饱含着数万参建者和管理人员的青春、理想、智慧以及对这片土地刻骨铭心的热爱。

  施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光渡槽就要建46座,宁夏的水利施工队伍从来没有承担过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水利工程。就连水利部的负责同志也不无担心,宁夏能否顺利完成这项工程。

  施工过程证明,宁夏水利人在艰苦条件下以创造性的智慧,书写了一个个传奇。

  勘测设计人员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扛着标杆、背着仪器踏遍了干旱带的山山岭岭,用心血和汗水绘制了蓝图。

  泉眼山泵站是固海扬水的“龙头”,水工建筑都在建在黄河水流中。草土围堰是西夏时期独创的治水技术,曾在修筑青铜峡水利枢纽时让苏联专家惊叹不已。建设泉眼山泵站,草土围堰要建立在离岸40米的河中,水流湍急,一车土倒下去“简直像给老虎嘴里塞进一颗豌豆”。工程指挥部请来修筑青铜峡大坝的老专家,500多工人昼夜不停拉土垫堰。19天时间,长242米、宽15米的围堰建起来了,平均每天垫1000立方米,而这些土全部是靠人工用架子车拉来的。

  泉眼山,可谓名符其实。泵站泵房基础刚开挖,但见泉眼密布,岩石裂缝到处涌水,刚挖下去一点转眼就被淤满了,人们每天几乎都是站在水中作业。后来,技术人员尝试着用暗管给地下水找到了出路。

  长山头渡槽是固海扬水最为壮观的建筑物,渡槽长1064米,顶端比清水河底高出51米,像条彩虹一样横空飞过。渡槽每节长12米,重68吨,在没有大型吊装设备情况下,吊装这样的庞然大物颇费了一番苦心。工程师花了3个月时间建造出了跨度为352米的缆索,巧渡清水河,这套吊装装置至今在西北地区也是少有的。

  这样的技术难关,在8年施工中不知道攻克了多少。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工程建设者,他们的故事都能写成一本书。

  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工程人员,在一次翻车事故中受了伤,腿上缝了三针,毅然扎在工地上,按期完成工作;

  机械队的一位同志,做手术切除了胆,还是坐车颠簸在15个施工点之间;从浙江来宁的女青年,带着两个徒弟,站在46米高的悬空吊架里,焊接了上万根钢筋接头,回到家还要照顾患严重皮肤病的丈夫;

  由于长期回不了家,有小孩的年轻父母,往往回家后孩子都不认识了,短暂相聚后,他们又奋战在广袤的荒漠里。

  ……

  8年的春华秋实,建设者们携手并肩,和荒漠、乱石、风沙抗争,与各种技术难关较量,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动人华章。

栉风沐雨书今史

图片说明:扶贫扬黄工程使荒原变绿洲

  蹚出大型扬水工程运行科学管理之路

  三分建,七分管。固海扬水工程是一个集机电、工程、灌溉、通讯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工程,但对于当时一名懂专业的领导、无一名机电技术人员和无一名技术工人的“三无”管理机构,管理无异于“白纸”上画图。管理处从职工文化课的补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入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将职工送到区内外学习、进修。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使职工在短期内既熟练地掌握了技术操作,又系统地学习了文化知识。

  管理处边生产、边总结、边完善,在渠道工程、机电设备和灌溉调度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操作规程、工程运行和灌溉调度管理规章制度,为扬水管理蹚出了一条大型扬水工程运行的管理之路,同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业务和技术骨干。

  1982年,管理处组织技术人员参照全国电业部门及其他行业规程,结合管理实际, 编写了《机电设备管理、 运行与维修规程》 ,这是固海管理处在机电管理方面制定的第一本规章制度。到 1988 年,管理处已建立机电运行管理制度 22 项、规程 12 个、 记录 22 种、 图表 14类, 这些机电运行管理最基本的制度和规程, 为以后机电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固海扬水管理处一度成为宁夏水利行业的“老大”。后又制定了机电检修“计划精细化、 过程程序化、工作数字化、数据采集标准化、费用核算节约化和质量责任化”的工作制度, 确保了泵站安全运行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在灌溉管理工作中,实行处、 站两级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水量调度实行 “统一调度, 分级负责, 水权集中,专职调配”和“合理调配、均衡受益”的原则,按照 “先下游后上游,先高口、后低口,先农后林,先难后易,先急后缓”实行轮灌。确保了工程运行平稳、生产秩序井然、灌溉顺利进行、各项生产指标超额完成。2001年,在水利厅的支持下,宁夏水利机械抗磨蚀技术中心在固海扬水管理处落户,成为宁夏水利行业唯一一家集试验、研究、开发和科技转化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化试点单位,其成功研发的100项技术产品,累计节约机电维修资金204万元。一些新技术在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扬黄泵站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山区吊庄移民初来乍到,一时还不懂水地的种植技术,于是,管理处泵站的干部、职工在管水的同时,担负起“业余农技推广员”的任务。移民群众的投入产出比例逐年提高。

  为保障工程可持续高效率运行,自治区水利厅争取将固海扬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纳入国家重点项目,投入7亿多元,完成固海扬水龙湾、李堡等14座泵站和近百公里主干渠道的更新改造,努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了装置和输水效率,降低了能源单耗,保证了泵站安全运行。

 浸润宁夏半壁河山的流动丰碑

  泵站拔地而起,渠道绵延伸展,流润的大地掀起麦浪菽海。

  1982年,同心县旱地作物年均亩产不足9公斤,而灌区平均亩产117.8公斤,是旱地作物的13倍。海原1987年大旱,全县粮食总产1872.2万公斤,而扬黄灌区三个乡就占总产的32%。

  水到的世界,便是丰饶的所在。如今的灌区郁郁葱葱,粮丰林茂、牛羊成群。2014年,灌区粮油总产量8.14亿公斤,人均收入6519元,是1980年30.5元的214倍。自1978年至2014年,灌区农林牧累计产值达222亿元。

  固海扬水工程彻底改变了西海固吃粮靠返销、 吃水靠拉运、 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的“四靠”面貌。“种了一袋子,拔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的苦涩贫困已被甩在历史的尘埃中。

  2006年,50 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使山区粮食几乎绝产。由于固海扬水工程的保障,灌区粮油产量达到 3.2 亿公斤, 农业总产值 6.7 亿元,人均收入达 2935.21 元,是 1980 年人均收入 30.5 元的 96倍。灌区粮食、饲草还有力地支援了周边山区群众的抗旱自救,人不缺口粮,牲畜不缺草料,社会没有出现受灾恐慌。而在过去,每遇干旱年份,西海固人有的全家出动,有的是全村出动, 以至于在公路上出现连续几十辆拖拉机拉着搂发菜的人群集体外出的 “壮观” 景象。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逃荒”,走到哪里,就把锅碗瓢盆背到哪里,安营扎寨,一待就是两三个月甚至半年。

  灌区开发之处,便是生命绿洲的覆盖之地。过去人们“靠山吃山”,开山垦地,过度放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固海扬水灌区承载了大量山区移民,极大减轻了山区人口压力,使局部的生态得到了修复。同时,灌区的粮食和饲草还有力支持了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仅同心灌区,每年就可为干旱山区提供羊畜饲料 300万公斤。

  “小面积开发,大面积保护”,扬黄生态灌区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全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使宁夏成为全国唯一荒漠化逆转的省区。

  原先那个“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飞石头滚,野草也难生”的荒芜之地,如今处处诗意盎然,生机勃勃。

  “绿柳掩映着明丽的村舍,炊烟追逐着缭绕的晚霞。云和风不再感到寂寞,这里有琅琅的书声和缠绵的情话;月和星不再感到孤单,这里有甜蜜的爱情和温暖的家……”

  乘车穿过同心县王团镇,北行两公里。浑然进入一个世外新桃园。四周砖瓦房错落排列,林成行、路成网、田成方,这是沟南村,95%以上是从南部贫困山区搬迁而至的移民。

  记者采访的人家住在一个精致的四合小院里,高门大窗,平展洁净。屋内一尘不染,摆着冰箱彩电、音响电脑和饮水机。主人杨自虎动情地说:“没有固海扬水工程,没有黄河水,就没有这里的一切。”

  水来了,村里人想法多了,再不用像先辈那样,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山路上驮水吃了,纷纷外出经商、务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孩子们读书识字,灌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如今的固海扬水灌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生产生活景象。

  战戈壁荒漠,兴扬黄伟业。固海扬水工程40年来,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积累了经验,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开发史诗,是一部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壮举,也是一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流动丰碑。

标签: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