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
上海万特园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正宽(英文名:ZHOU ZHENG KUAN)捐赠国宝。
二百三十年前,乾隆皇帝诏令举全国之力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亲自主持,和珅、刘墉等二十六人为正副总裁,纪晓岚、戴震为总撰,三位皇子、军机大臣、鸿学大儒等三百六十余人为主事,全国选召三千八百名书法俊逸的举子逐笔缮写,前后十五年参与这一恢弘文化工程的总计四千四百余人。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典,“史”为历代史书,“子”为诸子百家,“集”为各种诗文辞典。全书共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册,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分装六千一百四十四函,总页数二百三十八万余张,总字数近八亿字,最系统、最全面、最真实地记载了清乾隆以前的中华民族人文历史。全书仅抄录七部,分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和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遗憾的是,镇江的文宗阁和扬州的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火;文源阁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化为灰烬;另有三部也在兵火之中颠沛流离而失散;仅剩的抄录最早、抄写最精、价值最大、供乾隆御览的文渊阁本也书阁分离,几度辗转,如今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乾隆皇帝专为《四库全书》建造的文渊阁书去阁空,只剩下一百余个空书架,默默地期待国宝回归。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样把国宝完美地复制出来,回归北京故宫文渊阁,成为无数有识之士心中的一个梦想。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国学大师季羡林、启功等曾多次动议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都因投资巨大、周期漫长、工艺复杂而未能实现。
历史走到了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文化事业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和复兴的时代。再造《四库全书》的神圣使命又一次触动了许多有识之士。当上海万特园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正宽将再造国宝的出资计划和制作方案呈上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两次亲笔批示,给予大力支持;新闻出版总署特别将此专案列入“十二五”出版规划;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出任项目顾问;两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于友先担任专案主任;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线装书出版机构——线装书局承担整个专案的运作;故宫博物院决定将原大影印本《四库全书》入藏文渊阁,这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首次收藏文物复制品;新筹建的中国国学研究中心也将其置于前厅,向海内外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大观。
将能够传承千年的《四库全书》原汁原味呈现,其规模之大,环节之多,周期之长,投资之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从宣纸生产到全书制作完成,全部工序多达三百八十余道。除少数几道工序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其他所有环节都需要熟练工人手工完成。全书共需要有“纸寿千年”之美誉的安徽手工宣纸近四千万张,若将这些纸张连接起来,可绕地球近三圈。尽管借助了大量的现代科技设备,并针对《四库全书》的特点开发了新的软件,但一百二十万张制版仍然需要六十个人两年半满负荷工作方可完成。由于手工宣纸纸质过于柔软,必须采用老式印刷设备,需要手工一张张续纸。全部一百二十万张印版、数千万张宣纸,需要七台机器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转三年。全套装订工序包含一百多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必须手工操作,人工监控。如此完全手工的技艺和操作流程,完美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之美。每一册的封面,均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耿绢,按原书红、绿、蓝、灰四色配染,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取春之生机、夏之深炽、秋之俊朗、冬之浩藏之意,四时回转,生生不息,高贵与朴素由此奇妙地融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深邃,也尽在其中。全书三万六千余册,按部分装到六千一百四十四个书函,置放在一百二十八个书柜内。全套书函直追原物,采用金丝柚木手工制作,书柜手工精雕而成,这些木器制作同样需要一百多名工匠手工制作三年,方能完成。全书完成前后历时五年,先后参与此项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多达五百余人,整个项目耗资数亿元。限量制作二十套于龙年面世。
不久,北京故宫文渊阁将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尽情拥抱这凝聚无数人心血的瑰宝归来。
再造文渊阁《四库全书》,颂扬伟大的时代,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感谢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感谢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感谢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感谢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感谢周正宽先生捐赠国宝、感谢上海万特园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正宽捐赠国宝!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